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太原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分析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2-07 16:48:53
可以说,中考作文几乎是围绕着“自我”而展开,通过自我与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关系,考查同学们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三、文体出现了特殊限制
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对文体的要求和限制有所增强,这和几年前一律放开的“文体不限”已有明显改观。今年的试题延续了这一特点,有些考区明确对文体的要求,如福建莆田卷要求写一篇记叙文;福建泉州卷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湖北黄冈卷要求写记叙文或散文,并且明确提出对于这两种文体的要求:
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同学们在平时作文时,就应该注意文体应有的特征。如果文体特征不明显,那就成了四不像,很难得到一个高分。除了一般的实用文体及散文等文学作品体裁,我们还应当熟悉日记、书信、倡议书、演讲稿等应用文体的写作。如“给张山爸爸的一封信”(山东泰安卷),题目本身就明确了是写一封信;“因为(),我爱上读书”(山西卷),则要求写一篇演讲稿。这些新的变化,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写作的触角有了更广的延伸
今年中考,考查的角度与以往稍有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引导考生关注自我的同时,还要去关注周围、身边的人。如果说“我们在一起”(山东临沂卷),范围还在同学、亲人之间的话,那么“凡人小事的背后”(湖南长沙卷),则直接引导考生要关注身边的凡人小事,从普遍人、寻常事中发掘出不普遍、不寻常的特质。这一新的延伸,对考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
五、命题出现新的亮点
1。注重思辨的引领。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学生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今年的部分写作命题,引领考生透过想象更真切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河南卷,在阅读完“画家费尽心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这一材料后,让考生根据自己的联想或感悟来作文,这个题目告诉同学们的就是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现。
2。传递正能量与美好的希望。这一理念是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全方位的具体体现。作文考查,不仅仅要看考生的作文水平,还要看考生的思想,引领考生向善趋美。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在传递正能量和引领美好意愿方面,有很鲜明的特点。四川泸州卷的“你用()温暖了我”,让人感受到阳光与温情;浙江温州卷的“邻里关系”,引发对邻居的关注;天津卷的“值得()”,令人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还有,今年辽宁沈阳卷选题作文之一采用看图作文,广东深圳卷出示表情包让考生以此作文……看图作文虽系“星星之火”,但如一抹春风,令人觉得清芬扑面。
除去以上五大特点,今年的试卷还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比如山东省十七地市的写作命题中,济南、淄博、日照、德州、烟台、威海、菏泽采用裸命题形式;济宁、滨州、枣庄、莱芜采用“提示语+命题”的形式;青岛、泰安、临沂运用了选题的形式;潍坊、聊城则分别为材料、话题。也就是说,在山东,命题作文仍是主流。浙江各地考卷,则以材料作文居多。同学们在备考时,应当对当地考题近几年的动向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我们才有信心,在来年的中考“让自己美好”。
2018年山西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18年山西省百校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 ||||
百校联考一 | 百校联考二 | 百校联考三 | 百校联考四 | 百校联考全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