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太原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大纲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3-15 17:18:50
语文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因因相承,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因此,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素养的体现方式。
四、强调山西中考语文命题的5个准则
1.发挥语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引领学生领悟、思考并汲取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体现语文考试的人文特点与时代气息。
2.基于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质,强化素养立意、能力主导,兼顾必要的语文知识,关注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
3.在材料选取方面,秉承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从文学作品、科普文、影视、广告、新闻等多种材料中选用,呈现形式多样,材料之间组合形式灵活。
4.基于山西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把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题,发挥中考“指挥棒”的正面作用,继续纠正过分关注答题模式而忽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等不当的教学行为。
5.稳中求变,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命题改革,既有改革性,又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五、针对2017山西中考语文教学提出的5点备考建议
复习理念:立足整合做功夫(知识)
围绕贯通做素养(方法)
着眼建模提能力(正思)
巧用融错谋发展(反思)
宏观建议:①立足课标、用好教材,②具体训练时,强化情境性训练,让学生根据生活去说,去想,去判断并作出结论。③指导、评价、修改(特别是指导学生学生自己修改)一定要跟上,写作文时,要反复的修改。
(一)关于阅读教学
1.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有所侧重,但不应机械地割裂开来。
2.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诵读。
3.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4.对于古诗文阅读,考查客观题的背后其实要传达的是:文言文的考查涉及的篇目要广,诗词的背诵可以借鉴《中国诗词大会》中“飞花令”的模式。
2018年山西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18年山西省百校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 ||||
百校联考一 | 百校联考二 | 百校联考三 | 百校联考四 | 百校联考全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