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太原站 > 中考备考 > 考点分析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5-25 15:32:53
(三)论证型问答题
要求对历史结论、历史人物、史学观点等作出判断和证明,强调史论结合。一般的提示语有说明、证明、你认为、解释、评论等,重在考查对历史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逻辑严密,层次清楚,切勿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例题】(2004年黄石市中考)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分析】本题意在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其实不论持上面三种观点中的哪一种,只要能有理有据、史论结合就行。
【参考答案】(1)观点①正确。主要是以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冲击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是亚洲的觉醒的组成部分。(2)观点②正确。主要理由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的基础,列强在华势力依旧;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根本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后,中国形成割据、混战、分裂局面,列强侵略加剧。(3)观点③正确。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或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理由见(1);说它又是失败了的,主要是从它没有完成其历史任务这一方面而论的。……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根本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四)归纳概括型问答题
这一类型的问答题一般要求对两个或以上的材料先进复述,再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认识或结论。解答这类型的问答题,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进行提炼,并充分利用好题目中的提示信息进行总结,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例题】(2004年黄冈市中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⑴简要说明土地革命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7—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过哪些政策?
⑵党实行这些政策的最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分析】题目先要求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在农村采取的政策进行例举,最后要从中归纳出这些政策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就必须联系上述措施,挖掘出它们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党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样就找到了历史事实之间一致性,得出了概括性的结论。
【参考答案】⑴①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政权。②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农村坚决纠正“公产”风。④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社会服务化体系;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
⑵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材料型问答题
2018年山西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18年山西省百校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 ||||
百校联考一 | 百校联考二 | 百校联考三 | 百校联考四 | 百校联考全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